“当然,你也不能武断地说,这种风格上的雷同就是一种拷贝,它可能是一种巧合,也可能是一种潜意识在作怪,也许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够批判性地看自己的作品,甚至能够狠心将之抛弃。
沈玮在我们人大上了一节所谓的critic课之后感慨,你们的critic太温和了,在我们那里每节课都会有人给弄哭。
是啊,大家都拿自己的作品当作宝贝,上来一堆人七嘴八舌说你这个不好,那个不好,风格像这个像那个,你能不急吗?但是你得忍受。
其实,最困难的并非是风格的特立独行,而是对精神上的自我的发现。每个人摄影师都拍过自拍作品,尤其是刚刚出道的年轻摄影师,这是对自我的好奇,当然也因为“我”是最好的模特。不过,除了自拍,在找自己的过程中,也许你还能找到更丰富的表达方式,比如像almost naked一样通过他人来看“我”。但是,从本科的自拍作业,到沉迷其中拍了五年之久的almost naked系列,沈玮找到了自己吗?”
以上转自http://renyue.ofpix.com/1105.html
我还是迷茫,不知所措,老是怀疑自己拍摄的东西,
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哪块东西,
我老是在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别人,
虽然模仿的照片里头也有我的精神状态。
“精神上的自我发现。”
我缺的太多了。
其实我有自虐倾向,
希望有人不喜欢我的照片,
希望有人骂我,阻止我去拍照。
这样我反而能够更加地认识自己,
告诉自己,
我在跟某些人在斗争,
我做的一切都有意义。
“你变态!”
很多人这样说过我
有时,模仿是起步必经的过程。但确确实实,如你所说,精神上的自我发现是非常重要的。
回复删除我自从来香港后,总觉得,自己的生命的全过程,就是艺术。我是画家,也是被画者。于是,精神上好像升华了许多,人生终极“境界”也仿佛高了点。但我缺乏模仿的能力,或者说,缺乏那种寻觅最佳表达方式的耐性。所以,或许我有那么丝毫的可能,成为思想家;却永远成不了艺术家——这里指的,是得到他人赞誉的艺术家。
而辩证的看,说不定,我最后也可能以表达获得赞赏,而不是自己的思想——所谓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。
在我的世界里,艺术是填补空缺的。自认灵魂完满的人,是不需要艺术也产生不了艺术的。有时,也许真正高贵的艺术,在于追求将自己否定掉的艺术。就如最振奋人心的哲学,总是最终要否定自己的思想。
我总觉得,艺术关乎的不是手法,手法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。而表达中要最求什么?也许是“永恒性”。这不是指事物定格后的那种永恒,甚至跟时间并没有什么关系。这里的永恒,是带时空性的,而且突破时间的。那是一种世人的“可欲不可求”,而你将它表现出来了,于是你就找到了永恒。走到最后,也许,表层的丰富内涵之可能,结合本质的空灵,便是最美的艺术。我喜欢蒙娜丽莎的微笑,就在于此。化为一种美学的宗教,可打个中国的比喻:观音菩萨的微笑,你注意过吗?